根据前期制定的入园实践方案,本周五10月23日儿童心理教研室樊高英、陈云娇、程佳诗妮、陈玥如四位老师来到我校附属园,按照具体个案工作分配要求,进行第一次个案观察。
上午9:00老师们分别进入小二班与混龄班,对具体观察对象进行观察。观察结束后,老师们前往园长室对观察情况进行讨论。
程佳诗妮老师首先介绍了混龄班幼儿陈某某观察情况。从老师的反馈得知该幼儿存在语言发育迟缓的问题,平时不爱说话。通过观察程老师发现,该幼儿比较安静、内向,但其能听懂老师的要求,能在集体活动中遵守纪律。此外,陈某某喜欢重复教师与其他幼儿的语言。当天活动中还有几个小插曲引起了程老师的注意,一是陈某某对老师安排的值日任务无动于衷,并对老师的询问不予回应;二是该幼儿愿意与第一次见面的程老师进行交流;最后是当其他幼儿告状时,老师未了解具体情况就问责陈某某。程老师认为,该幼儿可能的确存在语言发育迟缓的问题,但是不愿交流可能由于老师的态度引起。而相对陈某某而言,该班另一位幼儿姚某某的问题可能更为突出,在观察期间存在比较明显情绪、行为问题,点心时间,用手堵住自己耳朵,重复“烦死了,讨厌死你们了。”当程老师带该幼儿离开,到距离其他幼儿较远的桌子时,他能不吵不闹、安静地吃水果。
程老师的反馈结束,陈玥如老师又进一步询问了一些现场情况,认为姚某某可能存在自闭症倾向。而樊高英老师针对程老师的反馈给出了一些具体建议,如对于陈某某教师应增加关注、及时表扬、避免批评。对于姚某某,可考虑班级增加独处区域。在对园方进行第一次观察反馈的同时,也将进一步了解该幼儿的家庭情况。具体会根据后期情况,考虑是否持续跟进这些个案。
随后樊高英、陈云娇老师,一同介绍了小二班观察对象贺某某的情况。老师反馈该幼儿注意力涣散,通过观察发现贺某某的确存在一定的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的问题。但是该幼儿能够在老师的提醒下完成任务。并且通过对当天贺某某的活动轨迹记录,发现其最常出现的区域是美工区与实习老师进行手工制作的阳台区域。在陈老师询问中,贺某某也给予了肯定地回答。因而将建议该班教师从该幼儿的兴趣出发。并且利用我校学生实习人手充裕,对该幼儿增加关注,以此培养其逐渐形成良好的注意习惯。
(图片一:樊高英、陈云娇老师观察幼儿现场)
(图片二:小一班程佳诗妮老师观察幼儿现场)
(图片三:陈玥如老师观察幼儿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