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特殊教育 >> 教科研工作 >> 正文
学特系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学科组教研简报(2020-2021第一学期第三期)
来源: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系  作者:  编辑: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系  日期:2020-11-24  点击率:559  [我要打印]  [关闭]
摘要:

引题:

关键字:

2020年11月21日上午1000,儿童心理教研室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学科组组织线上教研,张琬婧、丁竹君、陈玥如、程佳诗妮、樊高英五位老师参会。本次教研分别从现阶段教学反馈、线上资源建设分工、学习通操作教程、以及后续教学设计研讨、题库建设几个方面展开,重点聚焦本学科线上资源库建设。

教研开始,各位老师首先反馈了目前的教学进度和整体学生情况。由于各班开课时间不一,目前周一、周二授课的陈玥如老师进度快于其他四位周三、周四授课的老师。但大家整体进度均能与教学计划保持一致。随后老师们从学生入学渠道的角度,交流了各班的整体情况。其中,樊高英、张琬婧两位老师任教的班级主要为中职毕业生,大多数同学具备学前专业背景,少部分为其他专业;丁竹君、程佳诗妮、陈玥如三位老师任教班级主要由高中毕业生组成。在交流的过程中,张琬婧老师还分享了针对具备专业背景的中职学生的教学方法,主要以学生讨论为主。樊高英老师也向其他任教高中起点班级的老师了解了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根据丁竹君老师反馈,虽然高中毕业生无专业背景,但是良好的学习能力使得目前的学习进度中未出现明显学习困难的问题。针对丁老师的反馈,樊老师强调了两种入学渠道学生在学习方面各自的优缺点。下一步学科组还将继续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背景进行深入研究,开展更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

接着樊高英老师就目前线上资源建设情况再次进行了说明。前期课程通用资源及心理概述、注意两个章节的全部资源均其本人整理完成,并已上传学习通教研群。后续资源将沿照疫情期间网课建设的方式,先由樊高英老师确定学习目标,提供课后问卷与慕课、微课视频,其余老师再根据分工完成对应模块课后测验与知识要点两个部分的内容。具体分工按照之前上传钉钉群的分工表进行,其中张琬婧、丁竹君两位老师负责感知觉模块,陈玥如、龚泽西两位老师负责记忆模块。各组老师可以自行协商具体分工。考虑程佳诗妮老师已参与儿童观察资源库建设,故未再重复安排。此外,樊高英老师再次提醒老师们,资源库最新分享了由卓越实验班陈榜小组的项目课程“《保教知识与能力》三学课程真题手册”。该手册按照目前使用教材章节为单元,整理了2013-2019年度《保教知识与能力》三学真题,建议大家有效利用该资源,在教学中配合真题讲解。在确保期末考试通过率提升的同时,也明确提升学生教师资格证考证通过率的任务。

在学习通线上资源建设的方面,考虑目前学科组虽然统一了资源,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老师们还是需要自行上传。尤其是课后测验部分,题干与选项、答案均需分开逐一录入,大大增加了老师们的工作负担。为解决该问题,前期樊老师咨询超星工作人员,并通过不断尝试发现了目前系统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此进行了经验总结。教研当天,樊高英老师通过共享屏幕,演示了学习通题库具体使用流程。在此过程中,樊老师分析比较了不同路径测验录入的优劣,并逐一说明了题库导出与导入的方法,及常见问题解决。最后,樊老师强调了目前资源库建设的文档规范问题。除课后测验使用学习通系统模板,以方面直接导入。其他资源均使用已上传的模板。樊老师还提醒老师们注意更改完成人姓名,教研室将“以谁完成谁署名”的方式最大程度保护老师们的知识产权,也方便后期工作量认定。

在教研的最后部分,樊老师就前期听课情况进行了反馈。在肯定老师们良好的课堂氛围与课堂组织的同时,也说明了目前教学设计中未达成新增的思维训练目标。建议新教师能将自己的“教”变成学生自主的“学”,帮助学生自主建构专业知识。最终达到提升推理、归纳与知识迁移、整合的能力。针对目前大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后期将逐一解决,最终实现与儿童观察课程一样的教学设计统一。考虑本月学前教育技能大赛国赛在即,将从下月开始以公开课加磨课、研课的方式,加强学科组教学设计水平整体提升。

(图片一:教研前期准备截图

 

(图片二:为线上教研截图

 

(图片三:为樊高英老师操作演示学习通题库导入、导出流程

 

 

 

 

 

 

 

 

 

 

 

 

 

 

 

 

 

 

 

 

 

 

作者:
编辑: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系
上一篇:学特系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组教研简报
下一篇:学前与特殊教育系幼儿园班级管理学科组开展入园实践
网站声明 | 网站管理
电话:0851-82519065   传真:0851-82519065   校址:贵州省清镇职教城时光校区   邮编:551400
ICP备案:黔ICP备13002881号-1   贵公网安备 52018102008113号   Copyright©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隐私及版权]